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表明,人们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物质是遵照平衡定理来运转的,生产过程中的废物越多,原料和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所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实际上就实现了原料和资源的合理消耗。这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环境。
清洁生产减少生产物耗和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是同一过程。它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进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的一种积极措施。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并在全部排放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他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可减少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清洁生产通过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只有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才能自觉的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有些国家被称为“污染预防”,“废物最小量化”,“清洁工艺”或“源控制”等。“污染预防”和“废物量最小化”是指在可能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量,包括通过“源控制”--在进行再生利用和处理之前,减少废物释放到环境中;减少有害物质、污染物或污染成分的数量;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应当在生产过程中重复利用投入的原料,以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这样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物料和能量消耗最少的生产方式,它使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清洁生产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等措施,使生产各环节产出的废物尽可能在内部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生产。它可使废物消灭于生产过程中或最终污染最少。广泛开展清洁生产,不但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清洁生产理论的提出,表明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也是对科学生产、环境保护、经济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我国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特点表明,要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过程,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