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时代,许多国家都把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理论也因此繁荣。在管理理论方面又出现了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这些学说和流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形成盘根错节、争芳斗艳的局面。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把它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时代。
孔茨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指出:由于社会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社会计量学家、数学家、政治学家、工商管理学家等当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他们为了各种目的而标新立异,导致管理理论的丛林蔓生滋长,使人们难于通过。孔茨当时划分了6个主要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
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发表之后的第19年,孔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该文指出,经过这19年,他发现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已经产生了11个学派,这11个学派是: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组织性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孔茨的管理思想、管理知识框架和管理系统结构如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