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茨把管理分析归纳为经验法或案例法、人际行为法、集体行为法、协作社会系统法、社会技术系统法、决策理论法、系统法、数学法或“管理科学法”、随机制宜或因情况而异法、管理任务法、麦肯锡7S法和经营法。这些管理分析衍生了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这里姑且称之为“管理分析”的企业文化现象。
(一) 经验法或案例法
此法是通过案例研究来鉴别成功和失败,它基于相信在个别案例里,通过研究主管人员的成功和失败、他们解决特殊问题的努力、学生和实际工作者将多少知道在相仿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除非对经验和亚就目的在于确定:为什么某些事物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不然在很多情况下它很可能是没有用的,并且甚至对理解管理是一种危险的办法。在过去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不然在很多情况下它很可能是没有用的,并且甚至对理解管理是一种危险的方法。在过去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什么事情,对几乎肯定是不同的未来,不可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经验是以为社么一种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基本理由提炼出来的,并且如果考虑到过去的不同环境的话,则经验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指导。
(二) 人际行为法
人际行为法把研究集中在人际关系上,这种方法由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人际关系、领导方法或行为科学方法等。这个学派集中于人的管理方面,它相信,当人们在一起工作,为完成企业目标时,“人应该理解人”。应用这种方法的学者,受到心理学理论的重大影响。他们的重点是研究个人与个人的动机,一级与其他人的关系。这个学派强调人际关系是一种艺术,是主管人员应该懂得并实际去做的一种艺术。不可否认,管理工作包含人际行为。或者谁也不会争论,无论是在管理工作范围内还是其他方面,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有用的和重要的。不认为领导和激励他人的能力对于有效的管理是重要的,这同样是一种错误。相反,有效的主观人员往往是好的领导者。创造并维护一种能完成任务的环境,主管人员一定要创造出一种局面,使人们感觉到,跟随他们工作是会成功的。为了完成全部管理任务,主管人员必须通晓计划工作,全程控制技术,以及设计一个合适的组织结构处理其他工作一些事情。
(三) 集体行为法
集体行为法和人际行为法常常容易混淆,但集体行为主要关心的是人们在集体种的行为,而不是个人的行为。因此,它往往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的支持者包括那些把管理的研究看作主要是集体行为模式研究的学者。集体行为法从对小集体及其文化教育和行为模式的研究,到对大集体的行为构成的研究,其内容无所不包。后者通常称为组织行为法,而组织可以解释为在一家公司,一个政府机构,一家医院或任何其他事业内任何集体关系的系统或模式。这种方法的倡导者对管理做出许多很有价值的贡献。把任何一个组织起来的企业看成是一种社会协定,它内部又有许多社会单元所组成,并具有一个相互作用着的压力以及由人们的文化背景所引起的各种矛盾的复合体。这种看法对于理论家和干实务的企业家都是有益的。
在管理文化系统中,我们的许多问题来自集体的行为模式、态度和愿望,有些来自一家公司或一些其他企业的内部,但是许多都来自人们生存所依赖的文化背景。有些集体行为学家已经在组织行为和管理之间划出了一条界线。在组织管理指始终,所有涉及到管理工作的行为科学,与管理概念、原理、理论和技术,合乎逻辑的编织在一起。另一些作者认为,在集体经营中队行为要素的研究必须更加严密的同研究组织结构设计、人事、计划、控制结合起来。
(四) 协作社会系统法
人际关系法和集体行为法日益着重把人类关系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这个变化部分的是由于流行着用系统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它也是由于希望通过加强良好的组织协作对集体行为法加以提炼的结果。切斯特.巴纳德在《高级主管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探求解释高级主管人员工作时,把最高主管人员看成经营并维护一个协作社会系统。他称这一系统为组织。换言之,巴纳德把社会系统看作为两个或更多人的观念、力量、要求和思想的协作、相互作用。因此,他既关心人际关系,又关心集体行为因素,并且他把相互作用看成是协作系统。它的协作社会系统概念渗透到许多涉及到管理的社会学家的工作。有人曾一度把组织解释为“相互依存活动的诸系统,它至少包含几个主要的集体并通常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集体成员的自觉性的水平上,以高度合理的行为知道,去完成共同理解的目标。”许多学者在近几年里扩展了协作社会系统法这个概念,把它运用到任何具有明确目标的协作集体相互关系或行为系统,他们把它称作“组织理论”。
(五) 社会技术系统法
坚持社会技术系统法的学者认为,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必须协调。如果发现这两者不相协调时,通常在技术系统中应做出某些变革。这个学派的大部分著作因而集中在生产,办公室业务和那些技术系统与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方面。因此这个学派主要倾向于研究工业工程学。技术对于集体行为模式有特别大的影响,如同它在许多蓝领工人和低层次白领职员工作中所做的那样,对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做有条例的分析和协调,能给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好处。虽然在管理学领域中这种方法很有希望,但许多有关的管理知识仍未包含在这种方法中。
(六) 系统论的方法
注重系统论方法的学者认为,一个系统本质上是一组或一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事物,形成一个复合的单元。这些事物可能是物的,可能是生物的,可能是理论的。所有的系统,也许除了宇宙系统以外,都同文化的环境相互作用并且受着这种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对它们规定出界限,以便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他们和分析它们。
系统理论作为哲学方法论运用与管理上产生相当可观的系统知识。当主管人员做计划时,他们别无选择,必须考虑到各种变量。当他们设计一个组织系统以提供一个完成计划的环境时,他们无法不受人们从企业外部环境带到工作岗位上来的各种行为方式的影响。系统在管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有计划系统,组织系统和控制系统,还有许多子系统--授权、网络计划和预算系统。一些有才智的主管人员,把他们的问题和业务看作是公司的内部和外的环境之间日常相互作用的各种相关因素构成的一种网络。有意识的研究并强调系统方法,会迫使许多主管人员和学者更深入的去考虑那些影响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因素。
(七) 数学程序的方法
有些人把管理看成是数学程序、概念、符号和模型,他们相信如果管理工作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过程,那么它便可用数学的符号和数学关系、数学模型表示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各种问题便可用一些基本关系式来描述,因而在目标已知的情况下,常能建立起数学模型,以便提出决策,得出最佳的答案。凡对任何科学领域有兴趣的人,没有一个会忽视数学分析的作用。数学分析首先使我们对问题下定义,并且允许我们对未知数量使用符号。数学对于简化和求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力的逻辑工具,但数学不是一种独立的管理方法,它应与其他方法联合运用。
(八) 随机制宜或因情况而异的方法
持随机制宜的或因情况而异方法的学者认为,随机制宜不仅考虑到情况,而且也考虑到已知的解决方法对企业行为模式的影响。一个围绕经营职能而构成的组织,可能是最适合于一种已知的情况。然而,主管人员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应该考虑到,它可能培养对职能部门的忠诚会超过对公司的忠诚的模式。
(九) 管理任务法
这是一种去观察主管人员实际上在做什么,并从中归纳出主管人员的活动是什么的方法。虽然许多研究者已经对主管人员从总经理到基层领导的实际工作进行过研究,但必须给这种方法以更高的视界。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是管理任务的倡导者。他认为主管人员实际做的管理任务共有三个方面和10项内容,即: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任务--作为组织的代表履行仪式和社会义务,领导人任务,联络人任务--特别是同外界人员的联络)、信息方面(信息接受者任务--接受关于企业经营的信息,信息的传播者的任务--对下属传递信息,发言人的任务--对本组织的信息向外界传播)和决策方面(企业家的任务,故障排除者的任务,资源分配者的任务,谈判者的任务--与各类人员和集体打交道)。
(十) 经营法
经营法认为,有一种仅仅关于管理领域内适用的管理工作的核心知识。诸如直线职权和参谋职权、部门划分法、管理的评价以及各种管理控制技术,包括只有在主管人员参与才能找到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这种方法还汲取了来自其他领域的知识--包括系统论、决策理论、激励与领导理论、个人与集体行为、社会系统以及协作和信息交流、数学分析和概念的应用等。
持经营法的学者认为,对管理工作最有用和最有关的知识是系统理论(包括应用系统理论、社会技术系统、协作社会系统);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集体行为 ;心理学--人际行为;实际经验--经过提炼的管理工作经验和管理作用分析;数学方法--管理科学;决策理论--合理的选择。
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经营法力图把管理学的有关知识同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和其他管理科学一样,它致力于把构成管理任务基础的一些概念、原理、技术放在一起,坚持经营法的学者,总是希望对这种方法的科学和理论加以发展,这些科学和理论已经对管理工作有了实际应用,但尚未广泛的应用到与管理任务有关的各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