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具盛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之后,形成了心理学上的第三思潮。他在《人类动机的理论》等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求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分为五个层次:
(一) 生理上的需要
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衣食住行医等。这些是人们最基本、最热烈、最明显的一种需要。在这一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其他需求不会发挥作用。
(二) 安全上的需要
如生活保障、生老病死有依靠等等。一旦生理需要得到了充分满足,就会出现安全上的需要--想获得一种安全感。
(三) 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包括同家属、朋友、同事、上司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给予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帮助,谋求使自己称为某一团体工人的成员以得到一种归属感。
(四) 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
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类。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熟、独立和自由等愿望。而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系、地位、名誉和赏识。
(五) 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它是指一个人需要做对他适合的工作,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在能力,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能不断的创造和发展。
马斯洛认为,人们 一般按照上述五个层次的先后次序来追求各自的需求与满足。等级越低者越容易获得满足,等级越高者则获得满足的比例较小。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有从低到高,从物质到精神,从生理到心理这样一个先后不同的层次。因而促使人们在企业管理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去考虑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从文化心理上去满足企业职工的高层次需要,从文化上对职工加以调控和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各自的愿望,使他们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即不仅感到自己是一个被管理者,同时也能够在感情归属、获得安全感和尊敬,以及最后的自我实现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