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目的: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进行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财务分析的目的受财务分析主体的制约,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
财务分析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分析的具体目的,财务分析可以分为流动性分析、盈利性分析、财务风险分析、专题分析(如破产分析、审计人员的分析性检查程序)
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
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通常运用的方法有: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
(一)对比分析法 也称指标比较法或比较分析法。它是将可比较的指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对比,以分析事物矛盾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按指标性质可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按比较形式可分为与计划比较,与以前期比较,与同类型单位(或地区)比较。(1)比计划。是以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相比较,借以考核计划完成程度,找出差异,以便进一步研究措施,保证计划的实现。实际完成指标与计划指标比较的计算公式如下:①绝对数比较:计划指标待完成数=计划数-实际累计完成数。②相对数比较: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完成数÷计划数×100%。(2)比前期:是以本期实际指标与上年同期或上期以及历史上某年同期、历史先进水平期的实际数比较,借以观察考核有关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增减升降,这种比较,主要是分析其变动趋势或发展速度,以逐渐探索其发展的规律性。常用公式有以下几个:①绝对数比较:本期实际指标比过去期实际指标的增减额=本期实际指标比过去期实际指标的增减额=本期实际指标-过去期实际。②相对绝对数:本期实际指标与过去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本期实际指标/过去期实际指标×100%。本期实际指标比过去期实际增减百分比=本期实际指标与过去期实际指标的百分比-100%。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是以本期同上年同期的比较,和本期历史最好水平的比较。这些对比,都可以列表观察。(3)比同类型先进单位:是本单位与同类型的先进单位之间进行同类型指标的比较。这种分析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上级单位也可将所属下级单位的同类指标相比较,以便交流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管理水平。运用对比分析法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只有对比指标具有共同的基础,才能使比较结果有实际意义。第二是比较分析法所获得的结果,只能使比较结果有实际意义。第二是比较分析法所获得的结果,只能说明数量的差异,而不能说明差异的原因,为了查明差异形成的原因,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结构分析法 也称比重分析法。它是分析某一经济现象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从比重构成的分析中,进一步掌握事物的特点,借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结构相对数=部分÷总体×100%结构分析法的特点就是把分析对象的总体作为100%,借以分析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所占的比重,以认识局部与总体关系和影响。例如:周转金占用情况分析、固定资产类别分析、医疗机构人员构成分析、经费收支变化的构成比例分析等。
(三)比率分析法 也称数字联系分析法。是把两个不同性质但又有联系的经济指标进行强度对比,求出两者的强度相对数,产生一个新概念的分析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数=某一经济指标的总体绝对数÷另一有联系的经济指标的总体绝对数×100%,比率分析法常用于分析反映效益方面的指标,如资金收入率,它是指某一时期业务总收入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如单项业务平均收入率,它是某项业务收入总额与该项业务工作总量的比率等。
(四)因素分析法 一般是指连环替代法。它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某项指标的情况下,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该项指标变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某一计划的完成情况,某项预算的执行情况。或者资金运动的情况,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各种因素之间又存在着某种联系。要揭示出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时,就要运用因素分析法。其具体作用是;以指标体系为基础,逐次替换每个因素,当某个因素替换时,所有的其他因素不变,由此所产生的差异,就是替换了的那个因素影响的结果,分析的结果,可用绝对值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其一般计算程序是:(1)列出各个因素的计划数(或预算数)和实际数。(2)按照各个因素的排列程序,依次以每人因素的实际数替代计划数,有几个因素就替代几次,直到所有因素都从计划数变成实际数为止。每次替换后要计划出“替代指标”。然后将各次替换指标与替换前的指标进行比较,其差额就是某一因素对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3)将各个因素的影响值相加,即是实际数与计划数的总差额。例如:某卫生防疫站的人员定编为100人,平均工资计划为70元,其工资预算为7000元。该单位实际人员为95人,实际平均工资为78元,实际工资额为7410元。根据影响工资额变动的两个因素的实际数,依次替换如下:预算70元×100人=7000元;①替换70元×95人=6650元;②实际78元×95人=7410元;③②-①=6650-7000元=-350元,表明由于职工人数减少所发生的影响,使实际工资减少350元。③-②=7412-6650元=760元,表明由于平均工资提高所发生的影响,使实际工资增加760元。-350元+760元=410元,表明全部因素变动的总影响,使实际工资超过预算410元。经分析,其中职工人数减少使工资预算减少350元,而平均工资水平提高使工资超过预算760元。然后进一步分析人员减少和平均工资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查明其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劳动工资和干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五)差额分析法 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差额分析法是先计算出各因素的实际数和计划数的差额,然后按照一定的替换程序,直接计算出各因素变动地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应用这种方法的要求与应用因素分析法的要求相同,只是在计算上比较简化,所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现仍以前例的资料,改用差额分析法,可以得出同样结果。职工人数变动因素的影响=-5×70=-350元,平均工资变动因素的影响=8×95=760元,全部因素变动的总影响=-350元+760元=410元。
(六)图表分析法 是把有关的数字指标,用各种统计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据以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画统计图是用点、线、面积或体积等几何图形来表示统计资料的特点,使人们对其内容、意义和特点极易产生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