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需要物资,而物资在生产过程中分处两种状态:一种是被使用状态,即直接被加工、被消耗的状态;一种是待使用状态,即企业储备待用的各种物资。被使用状态的关键问题是合理确定物资消耗量,合理使用物资的问题。待使用状态的关键问题,主要是库存问题。库存,是企业物质资料储备形式。库存控制,是根据生产和销售的需要,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对企业储备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活动。库存控制涉及到物资储备量、库存条件、订货方式、库存方式等方面的控制问题,通过这些控制,为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
质量控制是采用科学方法使生产过程满足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并对偏离质量标准的状态进行调整的活动。质量控制包括生产前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设计控制、生产中的加工质量检测,生产后的产品检验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于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形成灵敏的质量检测系统,使生产过程总是处于质量系统的控制之中。
作业环境控制
作业环境控制是指在作业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场所中,控制这种空间场所对作业者的身体的有害的影响。采用科学的方法,适当控制照明、噪音、温度、湿度、色彩、工作时间等一系列因素对工作者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和增强工作者在作业时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感。
作业环境中的照明、温度、噪音、色彩等环境因素要使人感到舒适。例如,光线好,工作省力,人感到舒适;光线暗,看东西费劲,人就心烦意乱。但并不等于越高越好,究竟多亮最合适,取决于作业对象与作业背景的对比,取决于作业过程的精细程度。一般说来,高对比,如用白线缝黑布,即使光线暗也看得清,照明条件要求相对低一些。而低对比,如用黑线缝黑布,则要亮一些才看得清。照明条件要求相对要高一些。音乐能提高工作效率,但音乐过强,会使人注意力分散而影响产品质量。因而工作环境中上述因素对工作者的情绪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相对性和适宜性。作业环境控制就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采用科学的方法,使环境适于作业者的工作,并能保证作业者健康地工作,提高效率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