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律师团队 劳动法律顾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代理 劳动法律培训 联系我们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 违约金 经济补偿金 试用期 商业秘密 竞业限制 劳动法律专业知识

 

违法解除终止双倍赔偿 规章制度 赔偿金 辞职与辞退 服务期 劳务派遣 企业管理 劳动人事争议案例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诉讼 劳动报酬 加班费 仲裁时效性 年休假 社会保险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管理者:记得卸下离职员工的武器

 

中国劳动法律师网  http://www.laodongfalvshi.com

 
 

   知识管理仅仅解决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内部问题,然而员工离职还将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外部问题———离职员工对企业的攻击问题。

  这种离职员工倒打一耙事件的出现几率,与企业员工流失率呈正相关系———即企业员工流失率越高,则这类事件的出现几率就越高。对于每年硬性淘汰10%以上员工的企业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得不防的事件。

  离职员工对企业攻击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离职员工散播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攻击往往是感性的。也就是说,离职员工这样做,往往是与企业之间感情破裂而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利益驱使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可以采取以下怀柔政策1、充分沟通。员工被评为C类到被解雇过程中,企业与员工之间起码要有3次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企业努力让员工明白自己与企业的期望差距在哪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员工了解,企业并不希望解雇员工,企业也一直在努力。

  2、经济补偿。较高的经济补偿可以缓解被解雇者在短期之内的压力,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员工对企业进行非理性攻击的可能性。

  3、授人以渔。企业经常把帮助被解雇员工找到新工作看成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甚至在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那里争取到一些就业机会,提供给这些被解雇的员工。

  第二种:离职员工手上掌握着商业秘密,如果帮助竞争对手,将对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

  应对这种理性的攻击,可以采取三大手段,力求卸掉这些叛军叛徒手上的武器:

    1、保密协议。这是大多数大型企业都用来捍卫企业商业秘密的常规武器,在涉及商业秘密的员工的聘用合同里,一般都有这样的条款:在调离职工原岗位或离开企业后,规定职工在3年内不得从事生产经营相同的业务,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帮助同行业企业使用商业秘密。一旦发现有上述行为,企业有权依法对职工提起诉讼,追究违约责任,对企业进行赔偿。

  2、调区升职。当一个员工可以升迁的时候,就证明该员工在地区上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已经掌握了一个比较有力的武器了。当这个武器的矛头还没有对准自己之前,先把这个武器从员工手里夺过来。

  3、学业资助。第一次听说,在外企有这样的学业资助,真是羡慕不已。公司不但会为继续深造的员工保留职位,还会给员工相当额度的学费资助。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美事!这的确是相当好的员工福利,然而这个福利同时也是平和解除员工武装的一个上佳办法。很多商业秘密都是有时效性的,时间一过,其价值就不复存在。